新闻

2025年10月
教育传媒到校直击 迦密圣道中学 - 2025年10月
「乐善勇敢」圣道人 敢于追梦 喜乐翱翔
迦密圣道中学以学生全人发展为核心,通过系统化的价值观培养、多元化的精神健康教育活动、丰富的课程与全方位学习活动,为学生构建起一个兼具温度与深度的关爱校园。未来,刘咏诗校长将继续带领教学团队优化教育策略,创新教学模式,帮助每一位学生在身心灵、学业、技能等各方面实现全面发展,成长为有担当、有温度、有素养及有能力的仆人领袖。
常存喜乐的心 学懂凡事感恩
刘校长今年以「敢于追梦‧喜乐翱翔」(Dare to Dream, Soar with Joy)作为主题口号,深信梦想是驱动人们行动的动力来源,即使身处困境,梦想也能支撑人们克服困难,坚持下去。她勉励「圣道人」应热情地追寻梦想,要对得起青春所赋予的生命力;亦须锻炼面对逆境的意志,以预备自己肩负更重要的责任。
为积极回应社会对学生精神健康的重视,学校积极参加教育局《4Rs精神健康约章》,并围绕Rest(休息)、Relationship(人际关系)、Relaxation(放松)、Resilience(抗逆力)四大核心范畴,推进精神健康教育与正向教育,帮助学生实现身心灵和谐发展。
学校搭建了「学生组织 + 主题活动」双轨推进模式。一方面,成立Wellness Club,成员首先学习精神健康知识,包括情绪管理与表达技巧,随后在校园推广精神健康理念。刘校长表示:「成员会策划各类校园活动,例如『打气活动』为同学注入积极能量;组织艺术治疗工作坊(如沙画创作)释放压力。」
另一方面,学校举办Wellness Week,围绕「身、心、社、灵、情绪及环境」六大导向,联合多个不同部门及学生领袖举办丰富活动,设置多个互动摊位,有手工制作、减压疗法、匹克球体验等,提升学生精神健康认知。值得一提的是,学校举办「心灵健康音乐会」,邀请了知名歌手分享生命故事,并以音乐传递温暖与正能量。
此外,为了培育学生感恩之心,家长教师会联同学生会合办「向父母致敬」活动,鼓励同学订购康乃馨鲜花盆,以实际行动回应父母亲的恩情。每年学生均反应踊跃,鲜花盘供不应求。
保存良善的心 以爱待人和事物
作为基督教学校,宗教教育与价值观教育是育人的核心。学校以「友爱共融、彼此服侍」为理念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,营造和谐校园氛围。学校不仅开展「体验式圣经课」,更由教会义工担任学生的「生命师傅」,透过分享、同行,建立基督教教义中的正向理念。同时,学校每周举办团契活动,以「彼此相爱、互相守望」为目标,教导学生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,培养校训「明道律己、忠主善群」的精神。
为教导同学爱护环境,学校亦积极推动各班参与「绿在区区」计划及由环境保护署及香港海洋公园合办的「SGREEN x 回收@校园比赛」。全体学生于整学年内积极善用学校及社区的回收设施,并带动家人一起实践资源分类回收,最终荣获最高回收量学校金奖,成绩令人鼓舞!
此外,学校重视班级经营,各班设双班主任,并由班主任教导价值观课程,聚焦十二个首要价值观。班主任致力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及提升班级凝聚力,让学生在充满幸福感的校园环境中实现身心灵全面健康发展。
勇于承担责任 培养明日栋梁
为进一步培育学生的共通能力与服务精神,学校从多方面推进学生领袖培养:一方面,推展「学生自主兴趣小组」(如K-Pop及微电影制作),学生领袖从中学习领袖技巧;另一方面,除Stars of the Stars领袖培训外,更设「明日之星」领袖课程,让初中学生从小接受装备。刘校长指出:「本校通过加强领袖培训,帮助学生建立自信、深化自我认识,同时提升筹办活动的能力,最终成长为兼具责任感与奉献精神的未来仆人领袖。」
同时,学校社会服务团近年持续参与小童群益会「感创敢为」计划,引导学生将知识与实践结合,设计服务社区的方案,例如为长者开发实用APP「玩转『老』朋友」,为长者设计不同路线,让他们跳出舒适圈去感受香港特色和认识朋友。另外,学生通过探访独居长者等活动,直接接触社区中有需要的群体,在服务中体会「施比受更有福」的道理,培养团队精神与社会责任感。
敢于面对困难 拥抱挑战
学校致力提供各类型展示自我的平台,鼓励学生参与不同比赛,敢于面对困难、拥抱挑战。语言方面,学校重视中英文朗诵教育,不设选拔门槛,鼓励所有学生参与。于暑假期间,中六级邱同学参加了「第9届中华好童声少年儿童语言艺术优秀人才展示」,喜获最高荣誉「精英童声特金奖」殊荣;学科方面,数学科组织学生参与多项奥数比赛,屡获佳绩;体育方面,中五级梁同学代表香港参加第二届IPSC气枪世界锦标赛,并勇夺青少年标准赛世界冠军;在科技及视艺领域,视艺科学生积极参与《点语成丹青》香港首个生成式AI艺术创作大赛,实现跨学科AI教育,同学有幸于1,000多件作品中脱颖而出,荣获金、银、铜及多个优异奖并学校积极参与奖。
全方位体验式学习 走出课室、拓阔视野
学校以「全方位体验式学习」为核心,灵活运用上学日及星期五下午的时段,打破传统课堂界限,为学生打造多元学习场景。各年级结合学习阶段开展全方位活动,组织历史、地理科的校外参观活动,让学生在实地考察中深化对学科知识的理解,亦举办多科的联课活动或班际比赛,让学生于体验中学习;另外,亦均为中一至中六开设生命教育课,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。
与此同时,学校近年积极开展丰富的交流考察活动,涵盖音乐、人文、艺术、历史、经济及科技等多个领域,包括奥地利音乐游学团、人文与艺术文化日本交流团、哈尔滨长春历史文化及经济发展探索之旅、丝绸之路西安考察团以及珠海太空中心考察团等。这些考察活动让学生在亲身游历与实地探索中接触多元文化,并了解不同地区的历史脉络与经济及科技发展现状,以致能从更广阔的视角认识世界、增长见识。
多元英语教学策略 沉浸式英语氛围
经过多年教育深耕,学校在各领域培育出众多两文三语人才,而英语学习环境与崭新语言政策发挥了关键作用。学校积极开展跨学科教学,例如中四英文科与BAFS及旅游与款待科协作,将咖啡、营商及英语融入课堂,教导学生咖啡品鉴、市场营销,同时结合生涯规划理念,为未来职业发展积累经验;初中阶段,历史、地理和科学科均与英文科协作,开设英语学习单元,强化跨学科英语能力;今年,英文科还计划与音乐、公民、经济与社会等学科合作,进一步拓展学习维度。
在英语教学创新方面,学校积极探索电子学习模式与分层教学策略。英文科广泛运用各类电子学习工具,借助AI口语练习工具,提升学生的英语说话能力;又引入AI批改系统,提升学生英语写作表现。教学方面,考虑到学生英语能力的差异,学校按学生能力分组上课:中一及中四级四班分为六组,当中两班英语能力稍强;中二及中三级按英文成绩分班,当中一班英语能力稍强。通过更具针对性的教学内容,强化英文学习效果,真正实现「因材施教」。
三层架构STEAM教育 应用知识发挥创意
学校相当重视STEAM教育发展,为全体中一至中三学生开设专门的STEAM课程,组建由电脑、科学、数学、艺术科教师构成的教学团队,实现多学科知识的融合教学。课程以STEAM @ Class、STEAM @ CHW、STEAM @ Community三个层次推进,以专题式学习为核心。
刘校长表示:「学生结合IT技术与艺术创意完成各类作品,例如在课室壁报设计中融入电子元件与灯效,利用Arduino设计互动装置,并通过3D建模及打印技术制作模型;另外,科学科亦开展『珊瑚养殖』项目,将STEAM教育与环保理念结合,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,实现知识学习与社会责任培养的有机统一。」